央广网南宁8月2日消息(记者梁瑜琳)8月1日,记者从南宁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,近年来,南宁市以“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提质、项目落地创造岗位增量”为主线,从产业布局、政策赋能、项目带动、产教融合等方面发力,推动就业与产业深度协同发展。
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王常青在会上介绍,南宁市着力发展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,引进比亚迪、多氟多等新能源“链主”企业,汇集瑞声科技、华芯振邦、泰克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就业岗位;规划建设25个服务业集聚区,引进一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入驻,创造了大量知识型、技术型的高质量就业岗位。目前,南宁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超1600家,规上服务业企业超1150家。
聚焦重点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,结合企业人才引进需求,南宁市组织编制2025年度南宁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企业目录,该市共有242家纳入重点支持范畴,推动产业领域急需紧缺青年人才生活补助、经营管理人才奖励、高技能人才奖励等政策落地,助力企业引才招才聚才留才。
此外,南宁市出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措施、支持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等一批政策,分门别类推出系列具体激励措施,不断壮大市场主体,持续带动新增就业。
南宁市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,围绕产业发展定位、资源禀赋等,前瞻性谋划、论证、储备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、就业吸附力高的产业项目,今年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88个、纳入市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306个。如:南宁市推动隆安和泰氧化铝项目及配套项目建设,服务做好项目论证、节能审查、环评批复、产能利用等工作,力争项目2025年底主体竣工,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产,届时项目将新增就业近1000个。
南宁市还落实国家、自治区产教融合支持政策措施,优化产教融合集聚融合规划布局,用好获批广西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机遇,推动该市86家企业纳入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型试点培育企业,覆盖信息技术、先进制造业、大健康产业、优势特色农林业等多个行业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融合衔接,促进就业市场供需精准匹配。

关注精彩内容